矽基潤滑劑,就化學穩定性而言僅次於氟化油脂,在200°C以上高溫與酸、鹼、石化溶液侵蝕下均能保持不變質。然而由於其欠缺極性,且表面張力極低(19~23mN/m),因此雖然有著良好潤溼能力(wetting, 滲透性),但不易形成厚度足夠的油膜,就多數工業元件如軸承、齒輪而言,負載(load carrying)能力太低乃是矽烷潤滑劑應用受限的主因。
矽基潤滑劑不能用以潤滑矽橡膠,同時必須絕對避免在電氣接點與待烤漆工件附近使用。前者是因為矽油與矽橡膠有高度親和性,因分子互相轉移而呈現出橡膠溶解的問題。後者是因為矽油表面張力低,在固體表面上擴散能力強,同時因滲入固體表面毛細孔而無法清除,使得烤漆原料無法附著導致烤漆失敗。不能使用於電氣接點附近,主因是矽油固然有高度的穩定性,但在負荷與高溫(來源:摩擦、電弧、電阻)作用下有微量矽油可變質為高分子膠狀物,黏著於接點表面導致接點失效(絕緣),復由於矽油的高擴散能力,即使未直接使用於接點,仍可能自接點附近「爬行」(creeping)到接點內最終導致接點失效,因此矽油脂又稱作電氣殺手。
矽油脂的最大優勢,在於擁有所有油種中最高的VI(黏度指數),也就是矽油的黏度─溫度曲線最平坦,因此適合需要高、低溫間維持一定阻力的元件,例如單槍冷熱水龍頭、車用導索等。同時,由於其高度的化學安定性,易於製作出食品藥物工業H1等級的潤滑產品。與氟化油脂相比,矽油脂的低溫性能較佳,同時矽油密度與一般油種相同,且增稠劑選擇不似氟化油般受限,因此與氟化油相比成本低廉許多。
根據分子結構,矽油概可分為甲基(或二甲基)矽烷油、甲苯基矽烷油、氯苯甲基矽油等類別。氯苯甲基矽油有最佳的潤滑性能,然而由於環保因素克魯勃潤滑劑公司已不再製造此類產品。